一般而言,受到過多文化束縛或既定觀念牢固的成人,較容易對新的經驗產生抗拒,
相較之下兒童反而能不受這種心理上的限制。美術的樂與趣,不單只在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也經常是在探索與發現的過程中、在不預期的創作喜悅裏。
對於創作素材的使用也是如此,摒棄「理所當然」的材料與技法,
比較不會陷溺於成規與概念,因此也得以享受新的創作經驗。


拋開「腳踏車是一種交通工具」的既定概念,畢卡索創作出一個令人驚喜的牛頭雕塑,
除去實用價值的考量,僅就物體的造形做直觀的欣賞,往往得以發覺其單純的造形美感。
因此,假如一個菱角不被視為食物,或者一片蚊香不用來驅蚊、而一支蠟燭不為了點亮黑暗,
也許它就喚起我們一種新鮮的意象了。


廚房裏,柴鹽米豆菜蔬醬茶盡是畫材,
工具櫃中,海棉粉撲破襪子,快暢恣意塗抹一大片天空正好,
鐵釘叉子迴紋針,敲壓鑽刻是黏土版畫的好幫手,
牙刷筷子火柴棒,最能處理斑駁充滿質趣的紋理,
一支「枯枝筆」在握,也許令人對質感格外敏銳,
「牙刷筆」所製造的飛白效果,好比國畫用的硬毫山馬筆,
唇膏眼影是筆、牙籤筷子手指頭也是筆,
用什麼材料最好?
只要掌握材料特性、配合主題表現內容,什麼材料都能不同凡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