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教養的土雙手最知道,它不黏不散軟硬適中、質地溫潤色澤黝黑,
它正直含蓄,會善待植物根系無私地給予,可以承擔園丁託付的重任。
有教養的土鏟子也知道,用鏟子掘開土壤的動作,彷彿身體透過工具與土地對答的方式,
遇到有教養的土,則鏟子與沃壤一拍即合皆大歡喜,
一個向下殷殷探問,一個老老實實應聲回答。
遇到悶不吭聲的土,則像敲石頭一樣,
或者使勁把鏟子掘了進去卻拔不起來,像落入陷阱。


有的土貧脊蒼白又冥頑不靈,好比一團嚼到滋味盡喪的口香糖,
滯重冷硬絲毫不肯放鬆地堅持著什麼似的,
有的則太鬆散隨便,散沙般輕易自指縫間溜走,成不了可塑之材。
貧土雖不利植物成長,但有的植物卻專挑貧土落地生根,
太肥沃的土壤反讓它吃不消,像草籽命般隨處安身立命在逆境中茁壯,
也許環境過份優渥會讓生存太安逸,便無法激發高昂的生命意志吧。


調製培養土就像炒菜。
舊土或貧土過篩濾去雜質後,烈日下曝曬翻攪三兩日,就是再生土。
以再生土三分、新土五分,添加腐植土一把、河沙一瓢,再灑下泥炭苔少許,
翻翻炒炒就成了一盤新鮮的基礎培養土。
「炒土」炒多了,我偶爾會在熟練的動作中,錯以為自己是揮灑鍋鏟的大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lia 的頭像
    delia

    黛綠花園

    d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